眼镜具有“医疗器械”的属性和半医半商的特点;
验光配镜属于医疗范畴,但是又有一部分商业运作在内;传统的验光配镜只限于满足人眼视力方面的清晰,而对于人眼的视觉功能情况不能进行检查和评估。
去眼镜店的、患屈光不正的“顾客”,又称为屈光不正“患者”,仅从这个意义上讲,他们都是需要医疗诊断、医疗矫治和医疗服务的。
验光的目的之一,是为患者诊断是否属于远视、近视、散光、斜视、弱视等, 再根据其眼睛损害的类别和程度,作出诊疗结论并产生“处方”,据此配制不同的眼镜。明显是一种医疗活动。
一个完整的眼镜验配过程,应该包括问诊、排除眼病的常规检查、验光(散瞳需初验和复验)、视觉功能检查、试戴、选架、加工、体验、工程学调整、适应、跟踪回访等一系列过程,技术专业性极强。其核心价值是医疗专业技术、尖端医疗器械、医学科技产品和医疗个性化的贴近服务。
从国际环境来看,发达国家已经将配眼镜比同进医院看医生,验光配镜成为一种很标准的医学行为,要求经过8年专业学习后毕业的医生,经过一年的见习,才有资格从事眼镜的验配工作,每年还要参加专业考试,更换新执照才能继续从业,不是什么人想经营就能经营的。进口自动验光仪的说明书都明确提示:“该仪器必须经由专业医师操作使用”。
而目前我国许多眼镜店业主不是根本不懂这一套业务,就是怕麻烦而把程序简化,甚至定配眼镜也“立等可取”。不少眼镜店配备验光仪器是为装装门面。现在不少中小学校、大专院校周围出现了许多个体眼镜店,有些学生图方便和便宜而纷纷光顾,结果不但纠正不了视力,反而使近视加深。
即使正确规范的验光检查,也还不是最终要出具的正确的眼镜处方。因为验光的最终目的,并不仅仅是针对配镜者的眼球,而是戴镜的人,要根据戴镜者具体情况的差异,比如年龄、眼睛调节和眼位、身体状况、工作生活环境、心理状况、用眼的距离和范围等,来确定是否需要欠矫或过矫,甚至需要棱镜瞳距移心。从处方到制作还要经历挑选和设计合适镜片、镜片载体(镜架)、确定单眼瞳距瞳高、镜片三维立体改边、面弯前倾角垂直倾斜度调试等复杂过程,除了后期的机械加工以外,其余都属于医疗范畴。
预约挂号
在线咨询
028-83381872
返回顶部
扫码手机咨询